西医归纳的肥胖原因
一、遗传因素
1.家族聚集
2.肥胖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因素
3.罕见的遗传病
二、生活方式因素
1.饮食(生活水平提高,饮食极大丰富,油炸、高脂、高糖饮食过多)
2.身体活动(科技迅速发展,体力劳动、体力活动的工作减少)
3.精神心理(工作生活压力大、焦虑、抑郁比较多)
4.睡眠习惯(电子产品、娱乐等夜生活多,睡眠时间晚)
三、疾病和药物因素
展开剩余82%1.疾病:如库欣综合征等
2.药物:类固醇(激素类)药物、抗抑郁药物
3.肠道菌群失调
四、环境和社会因素
1.经济快速发展
2.城市化进程加速(骑自行车的越来越少,开车的越来越多)
3.粮食供给模式改变(粮食购买完全放开)
4.环境污染
5.以久坐为主的工作方式
6.拥挤的生活环境等
1
体质指数
体质指数:即身体质量指数,简称BMI,是国际最常用来度量体重与身高比例的工具,也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。该指数利用身高和体重之间的比例去衡量一个人是否过瘦或过肥。
BMI(体质指数) 计算公式:BMI=体重(kg)÷ 身高²(㎡)
中国人群的肥胖症分级标准
1
中医归纳肥胖的病因
来源于新世纪第四版《中医内科学》
一、年老体弱肥胖的发生与年龄有关。中年以后,人体的生理机能由盛转衰,脾的运化功减退,又过食肥甘,运化不及,聚湿生痰,痰湿壅结;或肾阳虚衰,不能化气行水,酿生水湿痰浊,故而肥胖。
二、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之人,常胃热偏盛,腐化水谷功能亢旺。大量摄入肥甘厚味,久则致脾之运化功能受损。进一步发展,则导致超量水谷不能化为精微,遂变生膏脂,随郁气之窜而停于筋膜腔隙,形成肥胖。
三、劳逸失调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有“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”之说。伤气则气虚,伤肉脾虚,脾气虚弱,运化失司,水谷精微不能输布,水湿内停,形成肥胖,
四、先天禀赋阳热体质,胃热偏盛,食欲亢进,食量过大,脾运不及,可致膏脂痰湿堆积,形成肥胖。
五、情志所伤七情内伤,脏腑气机失调,水谷运化失司,水湿内停,痰湿聚积,亦成肥胖。
超重和肥胖概率
1.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比例均高于女性
2.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的高峰年龄比女性小
3.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,北方地区普遍高于南方地区
4.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显示出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相关性,人均GDP较低地区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更高
5.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较高,男性则相反
专家简介
陈新 副主任医师
体重管理师
中国营养协会会员
中国营养协会营养指导员
工作中将西医营养学理论与中医辩证分析理论相结合,通过营养处方、膳食指导、中药汤剂、药膳、中药茶饮、泡脚等方式达到养生、防病、治病的目的。
擅长“单纯肥胖及多囊卵巢、胰岛素抵抗、甲减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的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;高血脂、高血糖、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;糖尿病、肾病、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营养防治及营养治疗;肿瘤及营养不良等疾病的治疗膳食及肠内和肠外的营养治疗。现为我省东部地区有中医特色的营养科、以及中西医结合的体重管理门诊医生。
出诊时间:周一、周二营养门诊,周三、周四体重管理门诊
出诊地点:佳木斯市中医医院二号楼426房间
监审:周 妍
审核:高吉琳
编辑:陈 新
发布于:北京市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